
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
科目代码:807)
采用闭卷笔试形式,试卷满分为 150 分,考试时间为 180 (科目名称:普通地质学
一、考查目标
《普通地质学》,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 究生招生考试科目之一,是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科目 。本考试大纲的制定,力求反映招生类型的特点,科学、公平 、准确、规范地测评考生本科目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,考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综合运用能力。应考人员参考本大 纲的内容和要求,自行组织学习并掌握有关知识内容。本大 纲主要包括地球圈层系统与地层系统、地质构造与内动力地 质作用、外动力地质作用等三部分内容的基础理论及知识。
二、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
(一)考试形式
分钟。建议考生携带铅笔、直尺及橡皮。
1.判断题:约占 20 分左右 2.选择题:约占 30 分左右 3.名词解释:约占 20 分左右 4.识图作图题:约占 20 分左右 5.简答题:约占 30 分左右 6.综合分析题:约占 30
(二)试卷结构 分左右 (说明:以上题型及分值分配仅作参考,根据需要可作调整)
1.地球圈层系统与地层系统
(1) 地球的表面形态;地球主要物理性质及在地内的分布; 地球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的划分方案及特点;地质作用概念及类型划分。
三、考查范围
(2)地壳的元素组成;矿物的形态及物理性质;常见矿物的鉴 别方法;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在地内的分布。
(3)地质年代的起始时间;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;绝对地 质年代的确定方法;地质时代单位;地层单位;地质年代表。 2.地质构造与内动力地质作用
(1) 地质作用的概念;地质作用的能源;地质作用的类型 划分;内外地质作用的关系;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概念。
(2) 构造运动阶段的类型与阶段划分;岩层的产状类型及 产状要素的涵义;褶皱的几何要素和基本类型;节理的类型;断层 的基本要素;断层的基本类型和识别方法;断层形成时代的确定方 法; 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、主要特点和形成过程。
(3) 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和类型;火山机构与火山喷出 物;火山喷出方式及影响因素;世界活火山的分布;岩浆的侵入方 式和侵入体产状;岩浆岩中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;岩浆岩的基 本 特点、类型和常见岩石类型。
(4) 变质岩和变质作用的概念;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;变 质岩的矿物;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;变质作用的类型及其相应的 代 表性岩石。
(5) 地震及其相关术语;地震的分类和分布特征;烈度与 震级的关系;地震的预报与预防知识。
(6) 大陆漂移学说;洋底扩张学说;板块构造的基本思想; 全球板块构造的划分;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;板块构造的形成机 制。
3.外动力地质作用
(1)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类型;沉积岩概念及形成 的一般过程;沉积岩的主要类型;沉积岩的主要组分及结构特征; 沉 积岩的常见构造类型;沉积岩的命名原则;沉积岩的研究意义。
(2)风化作用的概念、类型、方式及产物;影响风化作用的因 素;风化壳的概念及结构;风化作用的研究意义。
(3) 地表流水和河流的基本术语;河流侵蚀的主要方式; 搬运方式与物质特征的关系;影响搬运力与搬运量的因素;河流沉 积物特征;河道的演化;夷平面、阶地、深切曲流等的形成;构造 运 动与河道演化的关系。
(4) 地下水的基本特征;地下水的赋存条件;地下水的存 在形式;地下水的类型;地下水的潜蚀作用;影响喀斯特发育的主 要 因素;地下水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。
(5) 湖泊的概况;湖水的来源、排泄及其化学成分;湖泊 的成因类型;湖水运动的特征;湖泊的剥蚀、搬运和沉积作用;沼 泽 的概念及成因;沼泽的地质作用。
(6)冰川的概念;雪线的概念;冰川的运动及类型;冰川的剥 蚀作用;冰川的搬运作用及搬运方式;冰碛物的概念及特征;冰 4 碛地貌及冰水沉积物。
(7) 海洋的特点;研究海洋地质作用的意义;海水的性质 及运动方式;海洋沉积环境划分;海洋侵蚀、搬运及沉积作用特点; 滨 浅海沉积主要特点及沉积地貌的成因;半深海及深海沉积特点; 海 水的进退。
(8)风的概念;风的剥蚀作用以及风蚀作用的方式、风蚀地貌; 风的搬运作用及搬运方式;风的沉积作用;风积物的特点;风的 堆积方式及风积地貌;黄土沉积。
(9) 负荷地质作用的概念;控制负荷地质作用的因素;负 荷地质作用的类型;斜坡变形作用的类型;滑坡的概念、基本形态、 特 点;滑坡的影响因素;滑坡的发育过程;崩塌的概念、特点及影响因 素;蠕动的概念、特点;蠕动的类型;泥石流的概念和形成条件;泥 石流的分类;泥石流的地质作用;负荷地质作用的危害;各类负荷 地质作用的防治措施。 书名:《普通地质学》;作者:范存辉、王喜华、杨西燕;出 版 社: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;出版时间:2018 年 8 (10)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;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; 人类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。
四、参考书目 月。